2019年中國幽門螺桿菌根除與胃癌防控的專家共識意見2
點擊數:61532019-10-30 13:44:40 來源: 安徽養和醫療器械設備有限公司
2019年中國幽門螺桿菌根除與胃癌防控的專家共識意見2
來源:中華消化雜志
陳述 9:根除Hp預防胃癌在胃癌高風險地區有成本-效益比優勢。
證據質量:高
共識水平:100.0%
? 9項基于經濟學模型的研究評估了人群Hp篩查和治療策略對于預防胃癌的成本-效益。他們運用了不同的設想和方法,推測出Hp篩查和治療有成本效益優勢。最關鍵的假設是Hp的根除降低了胃癌的風險,當然這也被系統回顧研究所支持。
? 在胃癌高發地區這種優勢更高。在發達國家同樣也更具成本-效益優勢,因為隨機試驗也顯示人群Hp篩查和治療降低了用于治療消化不良癥狀的費用。
陳述 10:在胃癌高風險地區開展根除Hp的基礎上,應逐步推廣Hp的廣泛根除以預防胃癌。
證據質量:中
共識水平:93.3%
? 一項回顧性研究納入38984名無癥狀的健康體檢人群,將其分為Hp未感染組、Hp根治組和Hp非根治組,采用Cox比例危害模型分析胃癌的發病率;
? 結果顯示Hp非根治組的累積胃癌發病率顯著高于Hp未感染組和根治組,而Hp未感染組和根治組間累積胃癌發病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(P>0.05)。
陳述 11:應提高公眾預防胃癌的知曉度,充分了解Hp感染的危害,有助于我國胃癌的防治。
證據質量:高
共識水平:100.0%
? 在一些國家開展了集中于預防結直腸癌的公眾認知活動,并產生了采用以結腸鏡和(或)糞便隱血陽性為基礎的國家篩查方案。他們針對的是50-65歲或70歲的高危人群。人們普遍認為,結腸癌篩查接受率與公眾對這一主題的認識程度有關;
? 加強公眾意識交流的具體策略包括付費媒體、公共服務公告、公共關系、媒體宣傳、政府關系和社區活動;
? 應鼓勵公眾對胃癌危險因素和高危地區疾病篩查的認識,讓公眾知曉胃癌及其預防的相關知識,有助于推動胃癌預防事業;
? 公眾需知曉的是:
? 我國是胃癌高發國家,且多數發現時即為進展期或晚期,預后差,早期發現并及時治療預后好。
? 早期胃癌無明顯癥狀或癥狀缺乏特異性,內鏡檢查是篩查早癌的主要方法;
? 根除Hp可降低胃癌發生率,尤其是早期根除;
? 有胃癌家族史是胃癌發生的高風險因素;
? 糾正不良因素(高鹽、吸煙等)和增加新鮮蔬菜水果攝入也很重要。
陳述 12:開展Hp的規范根除不會帶來不良后果。
證據質量:中
共識水平:93.3%
? 根除Hp的治療方案中至少包含2種抗生素,抗生素的使用會使腸道菌群在短期內發生改變,報道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發現Hp根除治療后,腸道菌群多樣性及組成發生的變化可在2個月后恢復。
? 因此,開展Hp的規范根除不會帶來不良后果(抗生素濫用、耐藥菌播散、肥胖、胃食管反流病、IBD、過敏性哮喘等)。
? 既往有研究認為Hp對于嗜酸細胞性食管炎有保護作用,近期研究提示這種保護作用并不存在。
三、Hp篩查與根除策略
陳述 13:在胃癌高發區人群中,推薦Hp“篩查和治療”策略。
證據質量:高
共識水平:100.0%
? 鑒于根除Hp預防胃癌在胃癌高發區人群中有成本-效益比優勢,因此推薦在胃癌高發區實施Hp“篩查和治療”策略。
? 結合內鏡篩查策略,可提高早期胃癌檢出率,發現需要隨訪的胃癌高風險個體。
陳述 14:在普通社區人群中,推薦Hp“檢測和治療”策略。
證據質量:中
共識水平:100.0%
? “檢測和治療”策略廣泛用于未經調查消化不良的處理。在胃癌低發區,實施Hp“檢測和治療”策略,排除有報警癥狀和胃癌家族史者,并將年齡閾值降低至35歲可顯著降低漏檢上消化道腫瘤的風險;
? 但建議在實施Hp“檢測和治療”過程中,也應根據需要同時進行胃鏡檢查,避免漏診嚴重胃病或腫瘤。